当前位置:首页  - 专项活动  - 乐平市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  - 环境应急  - 辖区企业突发环境应急预案备案情况
江西世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9-11  【字体:  

1 总 则 

1.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江西世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公众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编制依据

依据《国家突发性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石油化工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及其他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江西世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管辖范围内所有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预防及应急处理。

1.4基本情况

江西世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由原江西电化有限责任公司改制而成立,地处江西省乐平市塔山工业园区,厂区总占地面积为50公顷,其中生产区占地约35公顷。

公司注册资本9000万元,现有资产总额7.2亿元,职工1100余人。主要从事烧碱、液氯、盐酸、氯化亚砜、AC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等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公司氯碱生产能力为220000/年、氯化亚砜生产能力为30000/年、AC生产能力为50000/年。

公司建立了经营班子,由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等组成,在董事会领导下,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与管理。公司设立的各职能部门有:总经办、销售部、运输部、综合管理部、审计室、供应部、证券事务办公室、技术开发部、安全环保部、生产技术部、质检中心、土建办、财务部、氯碱厂、氯化亚砜厂、AC一厂、AC二厂、热电厂、动力厂、精品厂、水厂、综合利用厂。

公司主要产品有:液氯、烧碱、盐酸、氯化亚砜、AC发泡剂等产品,均为危险化学品。

公司主要原辅材料有:工业盐、二氧化硫、硫磺、尿素等。

上述产品、原辅材料在突然泄漏、操作失控或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存在着火灾爆炸、人员中毒、窒息、灼伤等严重事故的潜在危险,进而对区域环境污染,发生环境污染事故。

电化公司专职消防队,配备有泡沫消防车(EQ1092F)、水消防车各一辆,专职消防队员18人。职工医院有医护人员17人。

各主要车间、工段配备有事故柜,配备有空气呼吸器(BD2000)、防毒面具(MF-7),氯化亚砜配备防化服。

公司总排水口有二座2000 M3调节池和一套环保处理设施,在紧急时可作为收集突发事故时产生的污水用。

2 组织指挥与职责

2.1厂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

   长: 总经理

 副组长:分管生产、安全、环保副总经理。

   员:生产技术处门、安全环保部门、消防保卫部门、职工医院。

2.2应急救援系统

2.2.1指挥部

发生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时,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成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总经理任总指挥,组织指挥全厂的应急救援工作;有关副总经理任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指挥部设在生产技术部调度室,指挥部主任:生产技术部部长。

下设环境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环保处),办公室主任:由环保处处长兼任,日常工作由环保处兼管。

2.2.2环境事故应急专业队

2.2.2.1通信联络队:由环保处、生产技术部调度组成。负责人:生产技术部部长。担负各队之间的联络和对外联系通信任务。

2.2.2.2治安队:由保卫处负责组成。负责人:保卫处处长。担负现场治安,交通指挥,设立警戒,指导群众疏散。

2.2.2.3现场应急处置队:环保处、生产技术部和事故所在单位岗位队员组成。负责人:环保处主管领导,负责事故发生后针对土壤、水、空气的检验、监测和处理工作,直至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2.2.2.4抢险抢修队:由生产处、事故所在单位负责人、保钳人员。负责人:生产处处长。担负抢险抢修指挥协调。

2.2.2.5医疗救护队:由厂职工医院医生和护士组成。负责人:职工医院院长。担负抢救受伤、中毒人员。

2.2.2.6物资供应队:公司办公室、供应处。负责人:公司办主任、供应处处长。担负伤员生活必需品和抢救物资的供应任务。

3 危险源情况与判断

3.1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原料

原料:工业盐、二氧化硫、硫磺、液氯、尿素、硫酸

产品:烧碱、盐酸、液氯、氯化亚砜、AC发泡剂

中间品:次氯酸钠、一氯化硫、水合肼

3.2危险废物

原料:无

产品:无

中间品:无

3.3剧毒品

原料:液氯

产品:液氯

中间品:无

4 预警

当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现场抢救指挥人员立即指定专人到事故发生部位100米以外的道路上进行指挥、阻拦、警戒,防止非抢救人员进入危险区。武装公安处在接到报警后或接到厂事故指挥领导小组的指令后,立即安排最近的当班经济警察到达事故发生部位的100米以外道路上进行警戒,防止非抢救人员进入危险区。

当发生重大事故时,保卫消防处、生产技术部、环保处等部门必须配合市里专业部门及消防队等,对厂区及周边进行隔离。

5 应急响应

5.1分级响应机制

5.1.1厂级预案响应条件:

1)重大危险化学品泄漏;

2)威胁事故所在单位以外部位;

3)重大的废水、废气和废渣污染事故。

4)由于火灾、爆炸引发重大环境污染等恶性事故。

5)事故所在单位领导向厂指挥领导小组请求支援。

6)毗邻企业紧急求援,上级机关、市政府等紧急通知应急处置指挥领导小组,要求启动。

5.1.2车间级预案响应条件:

1)危险化学品泄漏,或可能发生严重危险化学品泄漏。

2)威胁事故所在岗位以外部位;

3)出现较轻废水、废气和废渣污染事故。

4)由于火灾、爆炸引起的一般环境污染等事故。

5)厂应急处置指挥领导小组指令启动。

6)毗邻车间紧急请求支援。

5.2应急响应程序

在发生火灾、爆炸、有害物泄漏等灾害事故后,发生事故的岗位带班长要按照车间事故预案的要求,组织义务消防队员进行初期救援,同时,指定专人通知并带领其他人,通过安全疏散通道迅速撤离危险区,集合地点为车间调度室,由车间调度负责组织进行点名;当事故扩大,威胁扑救人员安全,现场抢救指挥人员可视情况组织义务消防队员后撤。

当发生重大事故时,现场抢救指挥人员可指挥现场各类人员紧急疏散和撤离。

当事故扩大,威胁到周边居民区时,现场总指挥应立即报请市政府领导,同时,安排保卫消防处、环保处、生产技术部等配合消防队,组织居民紧急疏散、撤离。

在进行人员紧急疏散、撤离时,必须向上风向撤离,要从远离泄漏危险化学品的释放源方位撤离。在紧急撤离时,指挥人员和维护人员必须维持好秩序,不断地向疏散人员进行喊话,稳定其情绪,避免出现恐慌,防止乱冲乱撞、互相踩踏、倒行、横行等现象,做好扶老携幼、伤员优先,疏散人员时要为挡抢险人员、运送抢险物资、消防车、救护车让道。

6 信息报送与处理

6.1突发环境事件报告时限和程序

企业在发生环境污染事件后,所在部位的当班负责人必须立即向单位调度或大组长报告,调度或大组长立即向车间主任及生产技术部值班调度报告,并及时通知环保处,车间主任或生产技术部值班调度应在事故发生后半小时之内向总经理报告,总经理应在事件发生1小时之内向市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报告,并立即组织现场调查及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6.2突发环境事件报告方式与内容

6.2.1公司内报告方式

在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由所在部位的当班负责人立即向单位调度或大组长报告,调度或大组长立即向车间主任及生产技术部值班调度报告,并及时通知环保处,同时启动车间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急救处置预案;车间主任或生产技术部值班调度向总经理报告,并决定启动公司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各单位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电话图表,予以公布。公司领导小组成员及各部门领导联系电话图表见附表。各级联系电话图表应定期进行修订,并公布。

6.2.2公司外报告方式

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由总经理向市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根据事件的发展及处理情况随时报告污染事件的初报、续报及处理结果报告。

7 应急处置

7.1工艺处理措施

按照在发生突发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根据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的技术要求,确定采取的处理措施,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中关于异常情况识别和处置的要求,并按照所在单位的车间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组织进行事故初期抢险救援。

对于常见的异常情况处置参见以下要求:

泄漏:必须按照尽快截断危险物质来源,可以关闭相关阀门,减少泄漏。同时,严控各种火源,必要时断电,严防起火。对泄漏出物质采用围堵、吸附、中和等方式进行安全处理,防止危害扩大,或进入其它岗位或下水系统,造成环境污染。

火灾:如发生初期火灾,可以充分利用岗位配置的灭火器材或消水栓等进行扑救。要注意灭火剂必须适合所灭火源,注意防范触电。灭火人员必须保证自身和他人安全。

爆炸:如发生爆炸,首先确定爆炸设备、部位、可能伤害人员,并摸清是否可能发生次生爆炸、是否发生火灾。要尽快采取措施关闭爆炸部位相关的物料管路,切断危险物质的补给。

7.2监测和消除

由环保处负责对危险化学品事故产生的危害进行监测,对水体进行CODPH等项目进行连续监测,同时针对人员、水体、土壤、大气采取隔离、收集和清除的方法直至符合事故前的环境保护标准。

对于不明性质物质和大气的监测,公司事故指挥领导小组可安排环保处及时向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请支援。

水体处理:组织现场应急处置队队员,对受污染的设备、物质、器材和地面进行清洗,清洗后的废水和现场的危险化学品进行收集,收集后按性质选择处理方法,废水进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

气体处理:将有害气体的情况立即向市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汇报,请政府相关部门组织防化部队、消防队伍和现场应急处置队队员临时组成喷雾组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阻止其扩大扩散范围。

固体废物的处理:将污染的土壤和固体废物共同收集到容器中,按性质选择处理方法,厂内不能处理的统一交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监测:组织厂内或请求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进行支援,对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监测,直至符合国家、地方环境保护标准。

7.3化学危险目标的确定及分布

根据公司生产、使用、贮存化学危险物品的品种、数量、危险性质以及可能引起化学事故的特点,确定以下2个危险场所(设备)为应急救援危险目标。

1#目标:液氯工段7台卧式液氯贮槽(φ1600×5600×2台、φ2000×7380×5台)

2#目标:氯化亚砜2台二氧化硫(液)贮槽(φ2200×7204×2台)

                               2台液氯贮槽(φ2000×7380×2台)

1、氯气理化性质:

黄绿色气体,有窒息性气味。分子式Cl2、分子量70.91、相对密度1.47(0369.77kPa)、熔点-101℃、沸点-34.5℃、蒸气密度2.49、蒸气压506.62kPa(5atm10.3)。溶于水和易溶于碱液、遇水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次氯酸再分解为盐酸新生态氯、氧和氯酸。氯与一氧化碳在高热条件下,可生成光气。本品不燃,但可助燃。在日光下与易燃气体混合时会发生燃烧爆炸。与许多物质反应引起燃烧和爆炸。

氯气危险性评估:

①轻度中毒:

咳嗽,可有少量痰、胸闷等,两肺有散在干性罗音或哮鸣音,可有少量湿性罗音。胸部X线表现:肺纹理增多、增粗、边缘不清,一般以下肺野较为明显。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② 中度中毒

在临床表现或胸部X线检查中,具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可诊断为中度中毒:

a. 咳嗽、洛痰、气短、胸闷或胸痛。可有轻度发绀,两肺有干性或湿性罗音。

b. 气短、两肺弥漫性哮鸣音。

胸部X线表现:

a. 肺纹理增多、增粗、两下肺内中带沿肺纹理分布不规则斑片状模糊阴影。

b. 两肺野肺纹理模糊、有广泛网状阴影、或散在性细粒状阴影、肺野透明度降低。

c. 显示单个或多个局限性密度增高阴影。以上符合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水肿或局限性肺泡性肺水肿。

  重度中毒

在临床表现或胸部X线检查中,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诊断为重度中毒:

a. 咳嗽、咯大量白或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胸部紧束感、明显发绀、两肺有弥漫性湿性罗音。

b. 严重窒息。

c. 中、深度昏迷。

d. 猝死。

e. 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气胸、纵隔气肿等。

2、二氧化硫理化特性:

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分子式SO2、分子量64.07、相对密度 2.264(0)、熔点 -72.7℃、沸点-10℃。蒸气压 338.32kPa(2538mmHg 21.11)、在水中溶解度 8.5%(25)。易溶于甲醇和乙醇,溶于硫酸、乙酸、氯仿和乙醚等。潮湿时,对金属有腐蚀作用。不能与下列物质共存:卤素或卤素相互间形成化合物、硝酸锂、金属乙炔化物、金属氧化物、金属、氯酸钾、氢化钠。主要引起不同程度的呼吸道及眼粘膜的刺激症状。

二氧化硫危险性评估:

轻度中毒者可有眼灼痛、畏光、流泪、流涕、咳嗽,常为阵发性干咳,鼻、咽喉部有烧灼样痛、声音嘶哑,甚至有呼吸短促、胸痛、胸闷。有时还出现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上腹痛和消化不良,以及全身症状如头痛、头昏、失眠、全身无力等。检查可见眼、上呼吸道粘膜充血或水肿,鼻中隔软骨部粘膜可有小块发白的灼伤,两肺可有干性罗音。患者经过治疗后,大多于数日内痊愈。严重中毒很少见,可于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出现呼吸困难和紫绀,咳粉红色泡沫样痰。有的病人可因合并细支气管痉挛而引起急性肺气肿。有的患者出现昏迷、血压下降、休克和呼吸中枢麻痹。个别患者因严重的喉头痉挛而窒息致死。较高浓度的 SO2可使肺泡上皮脱落、破裂,引起自发性气胸,导致纵膈气肿。

液体 SO2可引起皮肤及眼灼伤,溅入眼内可立即引起角膜混浊,浅层细胞坏死或角膜瘢痕。皮肤接触后可呈现灼伤、起泡、肿胀、坏死。

严重中毒时,胸部X线检查,两侧肺纹理增粗、外延、紊乱或呈间质性肺炎改变,若两肺透光度降低,有不同程度散在的片状或絮状阴影则提示肺水肿。

根据密切接触历史、短时间出现以呼吸系统和眼结膜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结合现场卫生学调查及空气中 SO2浓度测定资料,排除其他病因后,可作诊断。

急性 SO2中毒应与急性咽炎、支气管炎、哮喘、肺炎和药物过敏等进行鉴别诊断。

7.4典型危险源化学事故的处置

我公司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发生CL2(气、液)泄漏事故的主要部位如前所述的1#目标,其泄漏量视其漏点设备的腐蚀程度、工作压力等条件而不同。泄漏时又可因季节、风向等因素,波及范围也不一样。事故起因也是多样的,如:操作失误、设备失修、腐蚀、工艺失控、物料不纯等原因。

CL2一般事故,可因设备的微量泄漏,由安全报警系统、岗位操作人员巡检等方式及早发现,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

CL2重大事故,可因设备事故的大量泄漏而发生重大事故,报警系统或操作人员虽能及时发现,但一时难以控制。

毒物泄漏后,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伤害,波及周边范围:无风向150m左右,顺风向波及600m。当发生CL2泄漏事故时,应采取以下应急救援措施:

1.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公司调度室、消防队报警,并采取一切办法切断事故源。

2.调度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氯碱分厂、氯化亚砜分厂,要求查明CL2外泄部位(装置)和原因,下达按应急救援预案处置的指令,同时发出警报,通知指挥部成员和各专业救援队伍迅速赶往事故现场。

3.指挥部成员按专业对口迅速向主管上级安全、技术监督、环保、消防、卫生等上级机关报告事故情况。

4.发生事故的车间,应迅速查明事故发生源点、泄漏部位和原因,凡能经切断物料或倒槽等处理措施而消除事故的,则以自救为主。如泄漏部位自己不能控制的,应向指挥部报告并提出堵漏或抢修的具体措施。

5.消防防化应急队到达事故现场后,消防人员配戴好空气呼吸器,首先查明现场有无中毒人员,以最快速度将中毒者脱离现场,严重者尽快送医院抢救。

6.指挥部成员到达事故现场后,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队立即开展救援。如事故扩大时,应请求支援。

A、如液氯贮槽发生物理泄漏应安排防化队员协助当事部门有关人员(分厂厂长、车间主任、技术员、工段长、保全工)关闭与之相连有液氯的贮槽阀门,如与之相连接的有空贮槽则应当倒槽,同时抽负压,通知电化精细化工公司AC分厂吃尾氯。

B、如有其它物料倒入液氯贮槽,应查明物料来源,尽一切力量切断来源,并关闭与之相连接的液氯的贮槽阀门,同时抽负压,通知电化精细化工公司AC分厂吃尾氯。疏散附件人员,视情况缓慢打开排污阀,排尽贮槽内的物料。

C、如液氯管道泄漏,应迅速关闭与之相连接的贮的全部出口阀门,同时抽负压,通知电化精细化工公司AC分厂吃尾氯。

7.生产部到达事故现场后,会同发生事故的单位,在查明CL2泄漏部位和范围后视能否控制,作出局部或全部停车的决定,若需紧急停车则按紧急停车程序迅速执行。

8.治安队到达现场后,担负治安和交通指挥,组织纠察,在事故现场周围设岗,划分禁区并加强警戒和巡逻检查。如当CL2扩散危及到厂内外人员安全时,应迅速组织有关人员协助友邻单位、生产区外过往行人在地方指挥部指挥协调下,向上风方向的安全地带疏散。

9.医疗救护队到达现场后,与消防队配合,应立即救护伤员和中毒人员,对中毒人员应根据中毒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伤员进行清洗包扎或输氧急救,重伤员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10.生产部质检中心到达事故现场后,查明CL2浓度和扩散情况,根据当时风向、风速,判断扩散的方向和速度,并对泄漏下风扩散区域进行监测,确定结果,监测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报告,必要时根据指挥部决定通知扩散区域内的群众撤离或指导采取简易有效的保护措施。

11.抢险抢修队到达现场后,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抢修指令,迅速进行抢修设备,控制事故以防事故扩大。

12.当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二个专门工作小组:

①在生产副总经理的指挥下,组成由生产、安全、技术、环保、设备、保卫和发生事故单位参加的事故调查小组,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

②在生产助理的指挥下,组成由生产、动力、机修、电修和发生事故单位参加的抢修小组,研究制定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

夜间发生事故,由调度室按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事故处置和落实抢修任务。

8 安全防护

参加侦毒、检测、抢险、救援人员必须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方可进入事故现场,必须确保人员安全健康;对不明物质大量泄漏时,必须穿戴齐全正压呼吸器、防化服等防护器具,进行堵漏、截断、关闭、安全处理后,达到安全条件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9 应急终止

当只启动车间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时,在点清人员,全部伤员送往医院救治,泄漏的危险化学品全部完成处理,并做好废水等处理工作并监测合格后,由预案启动人(即现场救援总指挥)宣布事故应急关闭。

当启动厂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时,在完成事故现场救援,并做好废水、废气和废渣等处理工作处理后,厂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后,由厂级预案启动人(即现场救援总指挥)宣布事故应急救援关闭,并安排生产技术部分别通知各成员单位关闭其相应的应急救援,并由武装公安处组织撤除隔离警戒措施。在接到厂级事故应急救援关闭后,由车间预案启动人(即现场救援总指挥)宣布车间级事故应急救援关闭,并安排当班调度通知各岗位和各职能人员。

对于上级机关、市政府指令紧急启动的事故应急救援,在接到上级关闭指令后,由厂级预案启动人(即现场救援总指挥)宣布厂级事故应急救援关闭,安排生产技术部分别通知各相关单位关闭其应急救援。

10 应急保障

10.1资金保障

财务处负责筹措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所需的资金,根据应急指挥部的指令及时支出响应款项,保证环境应急事件的应急需要。

10.2装备保障

10.2.1监测装备

配备氯气快速测定仪器、PH快速测定仪等。

10.2.2安全装备

配备专用防化服10套(含防毒面具),全密闭正压呼吸器6套。

各单位根据本单位生产、使用、储存、处置的危险化学品性质,配备适宜的防毒面具、长管呼吸器、防护面罩、防护服、胶手套、水靴等应急抢险装备,在生产现场合适部位配备消火栓、水带、水枪、灭火器材、砂袋等器材。

10.3通信保障

参加应急救援处置的所有成员必须配备移动通讯工具并处开机状态,确保本预案启动时环境应急指挥部和有关部门及现场各专业应急分队间的联络畅通。

11 后期处理

生产部门、安全环保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污染事故造成的损害进行评估,提出补偿建议并对善后工作进行妥善处理。

 

 


附件:所涉及化学品理化特性及应急处理

附件1:液氯   Cl2

危险性

类别

GB13690-92  危险性第2.3类,有毒气体。

GA 57-93   第一类A级无机剧毒品。

理化

特性

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液化。

熔点:-101℃; 沸点:-34.5℃  临界压力:7.71Mpa

相对密度:(水=11.47,相对密度:(空气=12.48

易溶于水、碱液。

危险

特性

本品不燃但可助燃。可燃物大都在氯气中燃烧,易燃气体或蒸汽也都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乙炔、松节油、乙醚、氨、燃料气、烃类、氢气、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者生成爆炸性物质。几乎对金属、非金属都有腐蚀作用。  有害燃烧产物氯化氢。

健康

危害

急救

措施

本品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  急性中毒:轻度流泪、咳嗽、胸闷,类似支气管炎症状,中度中毒支气管肺炎、肺水肿,呼吸困难;重度昏迷、休克、出现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吸入极高浓度的氯气,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或喉头痉挛而发生电击样死亡。皮肤接触高浓度液氯灼伤或急性皮炎。急性中毒迅速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若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不慎沾染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立即就医。

灭火

方法

灭火剂为泡沫、沙土、水。

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带好过滤式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上风向灭火。

禁忌物

可燃物、醇类

泄漏

应急

处理

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立即隔离并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泄漏时隔离泄露污染区150m,大泄漏时隔离450m,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喷水稀释、溶解。筑围堰或挖坑收集产生的大量废水。立即报专业应急部门。

操作

注意

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带过空气呼吸器,穿防毒工作服。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与醇类接触。备有消防器材和合适的收容泄漏器材。

储存

注意

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大于80%。保持容器密封。禁止与易燃、可燃物、醇类混储。库区备有消防器材和合适的收容泄漏器材。

严格执行剧毒品管理五双制度。

 

 

 

 

 

附件2:氢氧化钠    NaOH

   

氢氧化钠

     

烧碱

危险货物编号

82001

英文名称

Sodiun hydroxide

   

NaOH

     

40.01

外观与性状: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     

主要用途:用于肥皂工业、石油精炼、造纸、人造丝、染色、制革、医药、有机合成。     

相对密度(水=1):2.12       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

熔点:318.4      沸点:1390   饱和蒸气压(kPa):0.13/739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

燃烧性:不燃     建规火险等级:丁

危险特性: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具有强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稳定性:稳定       避免接触的条件:接触潮湿空气。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禁忌物:强酸、易燃或可燃物、二氧化碳、过氧化物、水。

灭火方法:水、砂土。

危险性类别:第8.2     碱性腐蚀品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20   包装类别: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高燥清洁的仓间内。注意防潮和雨水浸入。应与易燃、可燃物及酸类分开存放。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雨天不宜运输。

毒性

及健

康危

害性

接触限值:中国MAC0.5mg/m3.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或烟雾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

呼吸系统防护:必要时佩带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防腐材料制作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沐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清洁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附件3:盐        HCl

   

盐酸

别名

 

分子式

HCl

英文名称

hydrochloric acid;chlorohydric acid;

分子量

36.46

C A S

7647-01-0

危险货

物编号

81013

U N

1789

MDG

规则页码

8183

外观与性状: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

主要用途:重要的无机化学品,广海用于染料、医药、食品、印染、皮革、冶金等行业。熔点:-114.8(纯)     沸点:108.620%)        

相对密度:(=1)1.20       (空气=1):1.26

饱和蒸气压(kPa)30.6621    

溶解性:与水混溶,溶于碱液。

燃烧性:不燃   

建规火险等级:

闪点:无意义;                  

自燃点:无意义;

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火险等级:

爆炸下限:无意义         

爆炸上限:无意义;

危险特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氯化氢。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出现;
避免接触的条件: 无资料。
禁忌物: 碱类、胺类、碱金属、易燃或可燃物。

灭火方法:水、砂土。

危险性类别:第8.1 酸性腐蚀品;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20

包装类别:II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间。应与碱类、金属粉末、卤素(氟、氯、溴)、易燃或可燃物等分开存放。不可混储混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

毒性

健康

危害

接触限值:中国MAC15mg/m3

美国TWAACGIH5ppm7.5mg/m3 (上限值)   OSHA5ppm7.5mg/m3(上限值)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毒性:

LD50900mgkg(兔经口)。

LC503124ppm1小时(大鼠吸入)

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刺激皮肤发生皮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变;误服盐酸中毒,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若有灼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给予2~4%的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给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植物油等口服。就医。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正气或烟雾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耐酸化学防护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生产所逼设置冲洗水管和冲洗水龙头。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禁止向泄漏物直接喷水。更不要让水进入包装容器内。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混合,然后收集只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是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果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附件4:氯化亚砜   SOCl2 

中文品名

氯化亚砜

 

亚硫酰氯

分子式

SOCl2

英文名称     

Thonyl chloride

Sulfurous oxychloride

分子量

118.96

C A S

7719-09-7

危险货物编号

81037

U N

1936

IMDG规则页码

   3251

外观性状:淡黄色至红色、发烟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

主要用途:工业主要用有机合成、农药、医药等;

熔点:-105     沸点:78.8  相对密度(水=1):1.64;(空气=1):4.1

临界温度:无资料      临界压力(Map):无资料;

饱和蒸汽压(kpa):13.30/21.4          燃烧热(kj/mol):/

溶解性:可混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等;  主要化学性质:/

燃烧性:不燃;               闪点:无意义;          自燃温度:385

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火险等级:/;爆炸上限(V%):无意义;

爆炸下限(V%):无意义;

危险特性:本品不燃,遇水或潮气会分解为二氧化硫、氯等刺激性的气体。能与DMF\DMSO等等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燃烧(分解)产物:硫化氢、氯化氢、氯气;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禁忌物:空气、水和碱类;

避免接触条件:无资料;

灭火方法或火灾环境和处理:干粉、沙土,禁止用水;

包装

储运

危险类别:第8.1类,属酸性腐蚀品;

危险货物包装标识: 20                 包装类别:II

储运注意事项:应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好的仓库内,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食用化工原料、碱类等分开存放。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雨天不易运输。

毒性

健康

危害

接触限值:中国MAC:未制定标准;          美国TLV-TWAOSHA/ACGIH/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吸收。 毒性: LD50/LC50500ppm/h(大鼠吸入)。

健康危害: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对眼镜、粘膜、皮肤和上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灼伤。吸入后可能喉头、支气管痉挛、炎症和水肿而死亡。中毒表现可有烧灼感、咳嗽、头痛、头晕、喉炎气短、恶心和呕吐。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如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青。就医。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高时,必须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酸碱工作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水会减慢挥发(或扩散),但不要对泄漏物或泄漏点喷水。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如大量泄漏,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清除。

             

附件5:发泡剂AC   NH2CON=NCONH2

危险性类别

易燃固体。GB4.141039UN No.3242322432263232323432364122-14168-34168-54169-14169-34169-5页,4.1

规格

工业级(HGZ-1187-78)发气量(标准状态)一级品≥210mL/g,二级品200mL/g

用途

聚氯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ABS树脂等塑料的发孔剂。

理化特性

黄色粉末。无臭。

相对密度1.66190250℃分解,放出大量氮气,发气量200300mL/g。尿素、联二脲、缩二脲、乙醇胺、硬酯酸铅或镉等对本品有活化作用,可大大降低其分解温度。不溶于水和醇、苯、丙酮等有机溶剂。溶于碱液中

危险性

概述

与自反应物质相关的物质,根据配制的不同也分列为C型、D型和B型等的自反应固体。温度升高或在火中会剧烈分解或爆炸。在120℃以上易分解,放出大量氮气和一氧化碳,在密闭容器中易造成爆炸事故,如含有尿素、缩二脲等杂质,则分解温度大大降低。与碱或酸接触引起危险性分解。受热分解时在释出氮气的同时也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毒气。通风不良能引起中毒。

灭火方法

用水、水基型灭火器灭火。

急救

应使吸入气体的患者脱离污染区,安置休息并保暖。如果发生昏迷等症状,须就医诊治,如果呼吸停止,则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输氧。眼睛受刺激用大量水冲洗,皮肤接触用水冲洗,再用肥皂彻底洗涤。

泄漏应急

处理

切断一切火源。扫起倒至空旷的地方焚烧掉。

操作注意

事项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带防毒面具。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工作服。必要时戴防护手套。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储存注意

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间内,远离热源与火源。与酸、碱、氧化剂隔离储运,搬运时避免阳光曝晒,轻装轻卸,防止摩擦、撞击。

包装方法:(II)类。纤维板桶或木箱内衬塑料袋。

 

 

 

 

 

 

 

 

 

附件6:二氧化硫  SO2

标识

中文名

二氧化硫

英文名

sulfur dioxide

分子式

SO2

危规号

23013

分子量

64.06

危险性类别

2.3 类有毒气体

理化特性

熔点(

-75.5

沸点(

-10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饱和蒸气压(kPa

338.4221.1℃

临界温度(

157.8

临界压力(MPa

7.87

相对密度

(水=1 1.43        (空气=1 2.26

外观性状

无色气体,特臭

溶解性

溶于水,乙醇

稳定性

稳定

避免接触的条件

——

禁配物

强还原剂、强氧化剂、易燃或可燃物

燃烧产物

氧化硫

主要用途

用于制造硫酸和保险粉等。

燃爆特性

燃烧性

本品不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建规火险分级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下限(V%

无意义

爆炸上限(V%

无意义

危险特性

不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水、水基型灭火器。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

急性毒性

LD50:无资料
LC50
6600mg/m31小时(大鼠吸入)

健康危害

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发生流泪、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极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反射性声门痉挛而致窒息。皮肤或眼接触发生炎症或灼伤。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有头痛、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等。少数工人有牙齿酸蚀症。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450m,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 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用捉捕器使气体通过次氯酸钠溶液。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包装方法

包装类别:O52

包装方法:钢质气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易(可)燃物、氧化剂、还原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运输注意事项

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耐压液化气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氧化剂、还原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附件7:工业盐    NaCl

理化性质

无色、透明的立方形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咸,易潮解,折光率为13431molL溶液在 589nm)。易溶于水,溶于甘油,几乎不溶于乙醚。

以矿物岩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把以矿盐形式存在地下的盐水蒸发而得井盐、岩盐;将海水用阳光晒干而得海盐;将井盐、岩盐或海盐精制而得纯净氯化钠。

制取金属钠:2NaCl=电解=2Na+ Cl2 ↑

电解食盐水:2NaCl +2H2O=电解=H↑ +Cl2 ↑+ 2NaOH

和硝酸银反应:NaCl AgNO3=NaNO3 +AgCl ↓

氯化钠固体中加入浓硫酸:

2NaCl+H2SO4(浓)=加热=2HCl↑+Na2SO4

NaCl+H2SO4(浓) =微热=HCl↑+NaHSO4

危险性

危险性类别:本品不属于危险品范畴。   

健康危害:食用过多容易血压升高。   

燃爆危害:不易燃易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皮肤接触后用清水清洗干净即可。   

食入:如食用过量,应当多喝水(如:喝糖水、喝盐开水)或者使用其他措施(例如:注射生理盐水【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来维持体内的盐分,否则,后果很严重(会呈人体脱水症状)。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本产品属于无毒性化工产品,不易燃,对消防无特殊要求。   

有害燃烧产物:无有害燃烧产物。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及时更换包装袋即可。   

消除方法:清扫干净,回收即可。

操作处置与储存

储存注意事项:应储存于阴凉、常温避光、通风干燥处,可以垛放,防止雨淋、不得与酸碱混存、垛底要铺放木板,用以防潮。

接触控制/个人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戴口罩即可。   

眼睛防护:如果氯化钠晶体进入眼睛,要用大量水冲洗。

附件8:氢气  H2 

标识

中文名:氢[压缩的];氢气

危险货物编号:21001

英文名hydrogen

UN编号:1049

分子式:H2

分子量:2.01

CAS号:1333-74-0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气体。

熔点(

-259.2

相对密度(=1)

0.07

相对密度(空气=1)

0.07

沸点(

-252.8

饱和蒸气压(kPa

13.33/-257.9

溶解性

不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

毒性

 LD50:            LC50

健康危害

本品在生理学上是惰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窒息。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

急救方法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易燃

燃烧分解物

闪点()

-50

爆炸上限(v%

74.1

引燃温度()

400

爆炸下限(v%

4.1

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

建规火险分级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强氧化剂、卤素。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

储运条件:储存在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混运。搬运时应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卤素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灭火方法

1、如果氢气压力低,火势小可用浸了水的织物覆盖,使其既隔绝空气灭火,又降低温度使火不再复燃。mD7山东新龙集团

2、如果氢气压力高,火势大,处理方法如下:mD7山东新龙集团

火灾危及电气设备、线路,那首先切断电源。mD7山东新龙集团

把起火的部位隔离,如果是安全的话,尽可能地关闭阀门,切断正在燃烧的氢气供应。要保证系统的压力为正压,禁止空气进入系统。mD7山东新龙集团

氢气设备起火,绝对不能关闭进气阀,因为那样做会使设备内产生负压,吸进空气引发爆炸。爆炸危险比大火严重得多。mD7山东新龙集团

氢气起火部位不能隔离,应当适当关小进气阀,既降低压力又保持正压,用水来冷却降温。在氢气流切断之前不能灭火,允许氢气在控制下燃烧,把握住断气与灭火时机。mD7山东新龙集团

氢气系统通入氮气吹洗,逐渐加大氮气流量,渐渐减少进入系统内氢气流量,操作中要密切注意系统压力的变化和火焰的变化。直至火焰被熄灭。mD7山东新龙集团

氢气排空管道上应接入蒸汽或氮气管道,发生着火后,开大蒸汽或氮气阀门,随着氢气被稀释,火自然会灭了。mD7山东新龙集团

                             

 

 

 

 

附件9:硫酸   H2SO4 

标识

中文名:硫酸 

英文名:salfuric  acid

分子式:H2SO4

分子量:98.08

UN编号 1830

危规号:81007

CAS7664-93-9

性质

熔点(℃):10.5

相对密度(水=1):1.83

沸点(℃):330.0

溶解性:与水混溶

饱和蒸汽压(kPa):0.13145.8℃)

燃爆危险性与消防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聚合

禁忌物:碱类、碱金属、水、强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

危险特性: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与易燃物(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与电石、高氯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避免水流冲击物品,以免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灼伤皮肤。

毒性

中国MACmg/m3):2   前苏联MACmg/m3):1 

美国TVLTWA  ACGIH 1 mg/m3 ,美国TLVSTEL ACGIH 3mg/m3

对人体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汽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至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致失明。 

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及眼睛防护:可能接触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带氧气呼吸器。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泄漏处理

人员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并进行隔离。应急处理人员穿戴防护用品,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并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污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收集。

储运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气良好的仓间。应与易燃或可燃物、碱类、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不可混储混运。轻装轻卸,防止包装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碱类、碱金属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酸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运输注意事项

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还原剂、碱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包装方法

耐酸坛或陶瓷瓶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纹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

 

 

 

 

 

 

 

附件10:尿素  NH22CO  

标识

中文名:尿素                          分子式:CH4N2O

相对分子质量:60.06                   CAS号:57-13-6

主要组成及性状

主要成份:纯品

外观与性状:白色结晶或粉末,有氨的气味。

主要用途:用作肥料、动物饲料、炸药、稳定剂和制脲醛树脂的原料等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经: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属微毒类。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刺激性。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清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燃爆特性与消防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次氯酸钠、次氯酸钙反应生成有爆炸性的三氯化氮。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泄露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亚硝酸钠、干粉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亚硝酸钠、干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理化性质

熔点(℃):132.7                     沸点(℃):(分解)

相对密度:(水=1):1.335

溶解性:易溶于水,溶于乙醇、醚、丙酮。

附件11:次氯酸钠溶液    NaClO 

危害特性

危险性类别:第8.3类 其它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经常用手接触本品的工人,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本品有致敏作用。本品放出的游离氯有可能引起中毒。

环境危害:对环境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具致敏性。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 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氯化物。

灭火方法:采用水、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

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腐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微黄色溶液,有似氯气的气味。

熔点(): -6                                    沸点(): 102.2

相对密度( =1 ): 1.10                          溶解性:溶于水。

主要用途:用于水的净化,以及作消毒剂、纸浆漂白等,医药工业中用制氯胺等。

包装与运输

包装方法:耐酸坛或陶瓷瓶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玻璃瓶或塑料桶(罐)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纹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附件12:水合肼溶液   N2H4.H2O 

标识

化学品名称:水合肼溶液                化学俗称:水合联氨

危险货物编号:82020                   CAS.NO10217-52-4

分子量:50.06                          分子式:N2H4.H2O

理化性质

外观与形状:无色发烟液体,微有特殊的氨臭味。

熔点℃:-40                            沸点℃:119

相对密度(水=1.0):1.03                 饱和蒸汽压(kPa):0.6725℃)

闪点℃:72.8                           爆炸极限%V/V):4.7-100

溶解性:与水混溶,不溶于氯仿、乙醚,可混溶于乙醇。

危害特性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刺激鼻和上呼吸道。此外,尚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液体或蒸气对眼有刺激作用,可致眼的永久性损害。对皮肤有刺激性,可造成严重灼伤。可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可致皮炎。口服引起头晕、恶心,以后出现暂时性中枢性呼吸抑制、心律紊乱,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运动障碍、共济失调、麻木等。肝功能可出现异常。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肝大及肝功能异常。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高毒,具强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具有强还原性。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引起燃烧或爆炸。遇氧化汞、金属钠、氯化亚锡、2,4-二硝基氯化苯剧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

灭火方法:遇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护掩蔽处操作。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存储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存储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金属粉末、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附件13:纯碱    Na2CO3 

标识

中文名: 碳酸钠;纯碱                      英文名:sodinm carbonate

CAS:497-19-8                           化学类别: 无机碱

相对分子质量:105.99                     分子式:Na2CO3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白色粉末或细颗粒(无水纯品),味涩。

熔点 ()851                     相对密度(=1)2.53

溶解性: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等。

健康危害

本品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直接接触可引起皮肤和眼灼伤。生产中吸入其粉尘和烟雾可引起呼吸道刺激和结构膜炎,还可有鼻粘膜溃疡,萎缩及鼻中隔穿孔。长时间接触本品溶液可发生湿疹、皮炎、鸡眼状溃疡和皮肤松弛。接触本品的作业工人呼吸器官疾病发病率升高。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危险特性

具有腐蚀性。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或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其它防护:及时换洗工作服。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附件14:硫磺  S 

标识

中文名:硫;硫磺;硫黄                      英文名:Sulfur  

分子式:S                                   分子量:32.06  

CAS号:7704-34-9                           危险货物编号:41501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淡黄色脆性结晶或粉末,有特殊臭味。

主要用途:用于制造染料、农药、火柴、火药、橡胶、人造丝、医药等。

熔点:119                                   沸点:4446

相对密度(=1)20                        饱和蒸汽压(kPa)0131838℃

溶解性: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醚,易溶于二硫化碳。  

临界温度(℃)1040                          临界压力(MPa)1175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易燃                                建规火险分级:乙

闪点(℃)207                               自燃温度(℃)232

爆炸下限(V%)23                          爆炸上限(V%)46.0%(以硫化氢计)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易燃。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禁忌物:强氧化剂。

灭火方法:水、泡沫、二氧化碳。可燃固体。很难熄灭火。热的熔融硫冷却时会形成固体硬壳,硬壳下面的液体还是热的,并持续一段时间。在白天很难看到硫燃烧的火焰。熔融硫的贮罐在压力下可能包含有毒、易燃的硫化氢。燃烧产生大量高毒的二氧化硫气体。污染物可能引起硫化氢气体的积累。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入水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在安全防爆距离以外,使用水冷却暴露的容器。若冷却水流不起作用(排放音量突然升高或停止,罐体变色或有任何变形的迹象),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  

包装与储运

危险性类别:第41  易燃固体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8

包装类别:Ⅲ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切忌与氧化剂和磷等物品混储混运。平时需勤检查,查仓温,查混储。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ERG指南:133                                 ERG指南分类:易燃固体

毒性危害

毒性:属低毒类

健康危害:因其能在肠内部分转化为硫化氢而被吸收,故大量口服可致硫化氢中毒。急性硫化氢中毒的全身毒作用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头痛、头晕。乏力、呕吐、共济失调、昏迷等。本品可引起眼结膜炎、皮肤湿疹。对皮肤有弱刺激性。生产中长期吸入硫粉尘一般无明显毒性作用。

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在医生指导下擦去皮肤已凝固的熔融物。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  

吸入:脱离现场。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如果患者呼吸停止,给予人工呼吸。如果呼吸困难,给予吸氧。  

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佩带防尘口罩。 高于NIOSH REL浓度或尚未建立REL,任何可检测浓度下:自携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供气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辅之以辅助自携式正压呼吸器。逃生:装有机蒸气滤毒盒的空气净化式全面罩呼吸器(防毒面具)、自携式逃生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他: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泄漏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面罩,穿一般消防防护服。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附件15:一氯化硫  S2Cl2 

标识

中文名称:一氯化硫     标准名称:二氯化二硫     别名:氯化硫

英文名称:Disulfur dichlorideSulfur monochloride    分子式:S2Cl2

UN1828      危险货物编号:81032     CAS NO10025-67-9

理化性质

氯化硫是一种黄红色液体,有刺激性、窒息性恶臭,在空气中强烈发烟。遇水分解为二氧化硫氯化氢。溶于二硫化碳。二氯化二硫的熔点为-80℃,沸点137.1℃。密度为1.688g/cm3. 蒸汽压15 kPa (20 °C)

室温下稳定,100°C时分解为相应单质,300°C时则完全分解。能被金属还原为氯化物硫化物。与氯气反应生成二氯化硫。能与金属氧化物或硫化物反应生成金属氯化物。

用途:用作橡胶的低温硫化剂和粘结剂。在有机合成中用于引入 C–S 键。在氯化铝存在下,与苯反应生成二苯硫醚。与乙烯反应生成芥子气。也是Herz反应中的试剂。

危害特性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具有窒息性气味,对眼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并可致严重皮肤烧伤。少数严重者可引起肺水肿。

危险特性: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受热或遇水分解放热,放出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氯化氢、氧化硫、硫化氢。

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合理通风,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减慢挥发(或扩散),但不要对泄漏物或泄漏点直接喷水。用沙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如果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最好不用水处理,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清除。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牛奶或蛋清。立即就医。

  灭火方法: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

包装与储运

包装方法:装入特制金属罐,外加木箱;耐酸坛或陶瓷瓶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纹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碱类、醇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酸类、碱类、醇类、碱金属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5℃,相对湿度不超过80%。应与酸类、碱类、醇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关闭窗口